味精是一种常见的调味料。我经常听到身边好多人做菜都不放味精的,觉得味精不健康。我就奇怪了,味精咋就成不健康的了,不健康的话,为啥这种调料还广泛存在与市场。
其实味精它本身没毒,还有一定营养作用,但使用不当的话,不仅失味,还对人体有害。
不要高温下使用
锅中的温度过高时放入味精,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反应,使味精变成焦谷氨酸钠。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调味作用,反而会产生轻微的毒素,对人体当然是不健康的。研究证明,在70℃-90℃的温度下,味精的溶解度最好。所以,在做菜的时候,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期就是菜肴即将出锅的时候,也要注意不要放了味精再去加热。
2. 不要低温使用
温度低时味精不易溶解,这样它的鲜味就出不来,如果你想吃拌菜需要放味精提鲜时,可以把味精用温开水化开,晾凉后浇在凉菜上。
3. 不宜用于碱性食物
在碱性环境下,味精会产生一种具有不良气味的谷氨酸二钠。例如芹菜、土豆、竹笋、香菇、胡萝卜、海带、豆腐等都是碱性食物,不宜放味精的。
4. 不可过量使用
过量的味精会产生一种似咸非咸、似涩非涩的怪味,所以适量就可以。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联合国食品增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,每天允许摄取量(食物中原有除外)为每公斤体重为120毫克,即5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使用6克。